區別神經退行性病癥致病蛋白質結構相同
2010-05-06 14:24:23
瀏覽量:
科研中心認為,這一研究成果將使神經退行性病癥的診治更為便捷,同時,科學家還可以據此識別淀粉狀原纖維蛋白的位置,從而選藥品阻斷其在人體內聚積。
法國國家科研中心5月3日發表公報說,這項研究由該機構和美國健康研究所共同完成。神經退行性病癥包括阿爾茨海默氏癥(早老性癡呆癥)、帕金森氏癥和亨廷頓氏病等,是一種神經細胞發病漸進性功能異常及死亡導致的神經性病癥。在生病初期,一些不可溶的淀粉狀原纖維蛋白在人體組織內聚積,從而引起器官產生無法逆轉的病變。
研究人員表示,近些年來人們一直在通過三維技術對此類蛋白質進行研究,并認為在不同的神經退行性病癥中,致病蛋白質的結構也會有所不同。不過由安德賴·卡亞瓦領導的研究小組日前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結論。他們通過實驗發現,不同神經退行性病癥的致病蛋白質結構基本相同,并將其命名為“貝塔弓形結構”。
法國和美國科學家日前發現,神經退行性病癥雖有多種表現形式,但其致病蛋白質的結構卻基本相同,這一發現將為相關病癥的診治和治提供新思路。
法國國家科研中心5月3日發表公報說,這項研究由該機構和美國健康研究所共同完成。神經退行性病癥包括阿爾茨海默氏癥(早老性癡呆癥)、帕金森氏癥和亨廷頓氏病等,是一種神經細胞發病漸進性功能異常及死亡導致的神經性病癥。在生病初期,一些不可溶的淀粉狀原纖維蛋白在人體組織內聚積,從而引起器官產生無法逆轉的病變。
研究人員表示,近些年來人們一直在通過三維技術對此類蛋白質進行研究,并認為在不同的神經退行性病癥中,致病蛋白質的結構也會有所不同。不過由安德賴·卡亞瓦領導的研究小組日前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結論。他們通過實驗發現,不同神經退行性病癥的致病蛋白質結構基本相同,并將其命名為“貝塔弓形結構”。
法國和美國科學家日前發現,神經退行性病癥雖有多種表現形式,但其致病蛋白質的結構卻基本相同,這一發現將為相關病癥的診治和治提供新思路。


